如何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汕尾从这些方面发力!
眼下,何推满弦开弓的进现建设海陆丰大地,处处“热辣滚烫”,代化AG超玩会高质量发展“根深叶茂”,产业从方在“百千万工程”的体系牵引下,催生出经济发展的汕尾朵朵“繁花”。
2023年以来,何推汕尾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进现建设新引进超亿元项目172个,代化新登记经营主体比增51%,产业从方创历史新高。体系
与产业蓬勃发展相呼应的汕尾是,经济发展呈现出韧性强、何推活力足的进现建设良好态势。2023年汕尾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为1430.84亿元,代化同比增长5.0%,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2个百分点。
坚持制造业当家
项目建设蹄疾步稳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AG超玩会汕尾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比学赶超、奋勇争先,努力实现换道超车后发崛起。
在推进产业发展过程中,汕尾全力以赴“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锚定重点补全产业链条,项目建设蹄疾步稳。2023年,新引进产业项目172个,实际到位投资额282.37亿元,新增开工项目140个,新增投产项目104个。
值得一提的是,在新引进的产业项目中,二产产业项目60个,其中来自大湾区制造业产业项目41个;重大产业项目153个。2024年第一季度,全市引进产业项目34个。
产业园区项目建设按下“快车键”:汕尾高新区承接产业转移项目21个,总投资21.97亿元;新开工项目15个,总投资27.28亿元;新投产项目9个,总投资16.53亿元。海丰省级产业转移工业园累计落户项目90个,计划总投资512.8亿元,承接产业转移项目65个,建成投产项目44个,在建项目29个。陆丰省级产业转移工业园28家企业新引进项目数10个,其中投资亿元以上项目7个,投产项目3个。
汕尾(陆丰)海洋工程基地。
一个个项目的落地建成,为汕尾高质量发展、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了活力。汕尾大力开展“明珠二号”攻坚行动,通过狠抓特色产业,规划20片海洋牧场,创新“飞海”开发、“拿海即开工”等机制,导入中广核等建设“风渔旅融合”项目,引进挪威巴林渔业等链主项目。
做好“土特产”文章,打造农业产业名片。今年汛期,汕尾筹集20吨甘薯、2000箱粉签驰援韶关清远抗洪救灾;“五一”假期,一道道甘薯特色美食亮相市区二马路,汕尾甘薯美食一条街给市民、游客带来“专薯”体验。“龙龙金”甘薯、汕尾粉签、汕尾牛肉丸……各种汕尾“土特产”品牌越打越响。
城区晨洲村万亩蚝园。
特色彰显,产业融合。汕尾在全省率先创建乡村振兴示范带,出台《汕尾市乡村振兴示范带条例》,持续发挥乡村振兴示范带综合效益,突出农文旅融合,力推“连带成片”建设,打造出晨洲蚝乡等10条精品线路、68家民宿。狠抓产业集聚,紧抓产业转移,大力发展海上风电等产业集群,形成项目34个、投资额超300亿元,加快打造“风光水火核储”绿电创新实验区。
多点发力,全面开花。汕尾以实际行动不断增强高质量发展“硬实力”。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积极承接产业有序转移
行大道,新质生产力欣欣向荣,实现产业科技互促双强前景无限。“产业科技互促双强”为汕尾产业发展指明了发展方向。近年来,汕尾不断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全面构建“5+N”先进制造业产业体系,推进承接产业有序转移工作,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力求走出具有汕尾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在小漠国际物流港,待出口的新能源汽车。
加快培育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大力推动新型储能产业发展、做大做强做优海上风电产业、加快谋划打造新材料产业发展平台……在产业发展的赛道上,汕尾步履不停,争先进位,着力构建完善现代化产业布局,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深圳致力于加快打造“新一代世界一流汽车城”,在产业版图上,汕尾愈发闪亮。汕尾抢抓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机遇,积极对接深汕特别合作区,着力打造成为合作区新能源汽车零配件配套基地,推动形成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2024年,工厂自动化零部件行业国内排名前两位的头部厂商、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的重要供应商——汕尾市创芯人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落户汕尾,将带动一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落户汕尾形成产业集聚,进一步推动汕尾高质量发展。
汕尾(陆丰)海洋工程基地一角。
蓝海赛道,尚有良机。汕尾正全力打造(国际)绿电创新示范基地,随着新型储能制造业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产业规模逐步壮大;依托海洋资源优势,汕尾大力推进海上风电产业及海工装备制造产业发展,积极谋划打造千万千瓦海上风电基地、培育完善海工装备制造产业链,加快推动红海湾实验室建设,持续做大海洋能源产业、做强海洋能源经济。2023年以来,深圳、汕尾两市围绕合作共建新材料产业园,把新材料产业园纳入深圳与汕尾对口合作的主要项目,作为产业转移承接平台,致力打造成为深圳—汕尾区域合作“飞地”园区,建成后将带动粤东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转”出一片新天地。汕尾在推进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中持续发力。2023年,汕尾紧紧围绕“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战略,以推进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深入推进承接产业有序转移工作,通过健全体制机制、强化产业培育、提升产业能级、增强服务效能、突出金融赋能、筑牢要素支撑等措施,聚焦发展“3+2”现代产业体系与“5+N”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全面打造“1+14+X”配套政策体系。
汕尾高新技术开发区俯瞰图。
截至目前,汕尾市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园区累计投入开发建设资金148.27亿元。现有标准厂房储备48.36万平方米,共有项目307个,在建项目94个,投产项目122个,承接国内外及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项目40个,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75.97亿元。
令人高兴的是,2023年6月,汕尾获得“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认定,成为全国新认定的15个重点承接地之一、广东省首次且唯一获得此国家级平台的城市。
乘实施“百千万工程”东风,汕尾正一步一个脚印,蹚出产业发展康庄大道。
撰文:许楚璇 卓科荣 陈欣欣 汪旭莹
摄影:陈茂辛
- ·@司机,梅河、河龙、兴畲高速春节出行指引快收好→
- ·以“工改”破题!中山“改”出镇村落睁开新空间
- ·“宣”出特色,“讲”到实处!梅州发挥特色宣讲队伍熏染全方位多角度讲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肉体
- ·奖项签单双歉收!天下农交会贵州展团满载而归
- ·关于科学放生,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这样倡议
- ·央行将于12月16日起陆续发行2025年贺岁纪念币和纪念钞
- ·让AR眼镜更轻薄!这位博士让《三体》场景走进日常
- ·福建“福农优品”亮相第21届中国国内农产物生意会
- ·中国救援队伍在缅持续开展医疗服务和震后建筑安全应急评估
- ·“5G+黑科技”加持,梅州电信护航梅龙高铁“信号满格”
- ·潮品”入湾一扇窗!广东地域相助破费帮扶产物生意中间潮州馆入驻
- ·尺度引领高效效率,广东无人机尺度化作业与调解零星试点初显成果
- ·温情满满!全市各级营救规画机构扎实睁开“酷暑送紧张”
- ·韩国调查机关已对尹锡悦等11名涉“紧急戒严”核心人员立案调查
- ·“广东雪山”挂冰啦!连山金子山迎冰雪奇观
- ·增长村落子客货邮融会睁开!梅州多单元散漫印发妄想→
- ·与梅州市夷易近谣协会深度相助!梅州市音乐家协会首个实际与采风基地开幕
- ·小记者,大视界!梅州日报小记者七彩课堂春天班之“职业体验营”正式开班啦
- ·非遗进校园 传承“针”功夫!国家级非遗“岭南陈氏针法”走进广东梅县东山中学
- ·梅州市技师学院举行粤菜匠心·本领传承——“粤菜徒弟”助力“百万万工程”主题系枚行动
- ·梅州规模内第一高塔!500千伏粤电大埔电厂二期零星接入工程实现所有杆塔架设
- ·第五届天下客属青年大会主题曲《咱们是客家 We Are Hakka》开拍!
- ·“心向祖国——贺喜中华国夷易近共以及国建树75周年字画作品联展”睁开 80多幅作品礼赞新时期
- ·央行将于12月16日起陆续发行2025年贺岁纪念币和纪念钞
- ·“强羽书吧”成为营区新晋打卡地
- ·降温+降雨!下周梅州天气画风有变
- ·弹劾案通过 韩国总统尹锡悦被罢免
- ·“中山香农”地域品牌宣告,36款农副产物惊艳亮相!#中山香农 #中山市贺喜2024“中国农人歉收节”行动
- ·梅州4家企业获评!2024年度广东省绿色制作名单宣告
- ·持续晴朗干燥!广东明起又有弱冷空气补充影响
- ·我国首次实现连续三年水库无一垮坝 水库安全状况持续改善
- ·陈家顺:扎根基层20年,阳江“三婆”实力“圈粉”!
- ·近300万浏览、投稿上千!“真乡”有奖征集行动进入评审阶段
- ·韩国国会通过决议案 要求迅速逮捕尹锡悦
- ·青梅有约,共启新程!梅州市高条理强人协会第一届二次会员大会暨高条理强人交流联谊行动举行
- ·非遗进校园 传承“针”功夫!国家级非遗“岭南陈氏针法”走进广东梅县东山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