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级火车站、建设人行天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梅州是认真的!
掌上梅州讯 近年来,升级设人市梅我市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火车全力推进基础设施的站建州j9建设升级,通过公交站亭改造、行天人行天桥建设、桥创火车站改造升级等一系列措施,建全着力改善民生,国文美化城市环境,明城增强群众获得感、升级设人市梅幸福感。火车
新增人行天桥 市民过街“无障碍”
自2018年以来,站建州我市城区嘉应路与学艺路交叉口人行天桥、行天j9华南大道梅州市中医院侧人行天桥、桥创梅县文体中心侧人行天桥等6座人行天桥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建全7月28日下午在梅县区府前大道人民广场附近,国文记者看到,两座橙白相间的人行天桥横架在宽阔的马路上,不少市民正从桥上走过。据附近的居民反映,此前,府前大道与人民大道交汇处附近仅有斑马线,没有交通信号灯,前往人民广场休闲运动需横穿府前大道,过往车流量大,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广场边来往车辆很多,从天桥过马路比较安全,特别是老人、小孩,可以说是非常便民。”附近的居民张先生说道。位于宪梓大道丽群小学门口的人行天桥建成后,成了学生、家长以及附近市民过往马路的便捷方式。“以前没有建人行天桥,每天学校放学都会造成路面拥堵,家长接送学生也担心交通安全问题。”家住华侨城科技苑的市民李女士告诉记者,现如今,人行天桥建好了,学生过马路也比较安全,家长也比较放心。
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2018年,我市组织编制了《梅州市中心城区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专项规划》,规划在梅州城区建设60座人行天桥。通过人行天桥的建设,提升城区交通运行通畅度和管理水平,构建市民安全通道,从而减少不必要的交通摩擦和拥堵。
公交站亭集中“美颜” 改善市民出行环境
公交站亭改造工程的实施,极大的改善了我市市民的交通出行条件。7月29日下午,记者在梅城梅江大道路段看到了升级改造后崭新的公交站亭:简洁流畅、颜色醒目的烤漆顶棚,通透光洁的玻璃橱窗,让人眼前一亮。这些采用港湾式设计的站亭,让公交车停靠不再占用通行车道,也为候车群众提供了更大的候车空间和更为便捷的乘车体验。据市民反映,之前彬芳大道(东山大桥江南端圆盘处至友谊宾馆处)的公交站亭位于绿化带内,公交车不便进站停靠,乘客往往直接在主路边上下车,常在机动车道旁的绿化带边候车,“不仅无法遮阳避雨,还存在安全隐患,打造成港湾式的公交站亭当然是惠民便民之举。”市民陈女士说道。
记者了解到,在本次公交站亭升级改造中,梅城梅江大道(梅江一路、二路、三路、四路)和江南西路共升级改造了14座港湾式公交站亭;广梅路原有的18座直列式公交站亭则进行了整体提升,对原有公交站亭进行拆建,并修补了人行道,修复了沥青混凝土路面,完成了管线迁改及其他附属设施的建设等;彬芳大道(东山大桥江南端圆盘处至友谊宾馆处)共升级改造了10座港湾式公交站亭,拆除了原有绿化带,并对地面进行硬底化处理。
火车站“华丽变身” 解决乘客出行难
火车站是一个城市的对外窗口,也是梅州形象的重要载体。记者了解到,梅州火车站自1995年开通运营至今已有近25年时间,随着时间推移,火车站建筑外观陈旧、设施日渐退化,市民对火车站的改造提升呼声很高。去年底,我市相关部门启动了对火车站的改造提升计划,并于今年5月竣工。近日,记者来到梅州火车站站前广场看到,经全面维修后的火车站大楼外立面焕然一新,周边广告牌均进行了更新。走进火车站内部,经过改造的售票厅和验证厅显得宽敞不少;一楼验证大厅内新安装了钢结构采光天蓬……更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改造中新增加了两部电梯,有效解决了乘客多年来进站出行难的问题,获得了市民的一致好评。“以前没有电梯的时候,只能扛着大包小包的行李走三层高的步梯,非常不便,现如今新安装了电梯,真的是太方便了,为我们的城市点赞!”市民张先生说道。
本报记者:洪国栋
见习编辑:宋一笑
- ·市委政法委专题传达学习市委五届六次全会精神
- ·最新!16家猪企一季度总销量超3580万头!
- ·春耕正当时,连州玉米移栽忙
- ·羊肉一年下滑近3元/斤,局地达6年最低位!
- ·冰岛首都雷克雅未克附近火山再次喷发 中使馆紧急提醒
- ·与鱼仔鳜相比,饲料鳜更省钱、省地、省力?
- ·“春风行动”在广西,不误农时不负春
- ·贵州“村超”新赛季火热来袭,广东坦克大队向“黔”再出发!
- ·2462张 春秋两期托育消费补贴券发放完成
- ·兴农评丨共赴美丽乡村春日盛宴
- ·广东北江发生今年第1号洪水!流量刷新1980年历史记录
- ·每年可宰2900万头猪!秦英林成中国最大杀猪匠!
- ·中央第三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向雅安市移交第二十八批信访件
- ·打造千亿级生态文旅产业
- ·广东11个国家农业产业强镇拟通过评估
- ·国家级推介!来珠海莲洲感受休闲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