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化雨育新苗 精心浇灌促成长!梅州持续擦亮客家山歌“进校园·育新苗”活动品牌
近年来,春风成长持续擦亮我市文旅部门依托客家山歌传承推广,化雨活动不断丰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实践活动,育新园育九游持续擦亮梅州客家山歌“进校园·育新苗”活动品牌。苗精梅州如今,心浇新苗越来越多中小学生都能吟唱客家山歌,灌促不断涌现出优秀的山歌山歌“新苗”。
温润土壤“育新苗”
据了解,梅州市客家山歌幼苗班已连续举办14届,品牌培养了1300多名优秀学员,春风成长持续擦亮在国内、化雨活动九游港澳台、育新园育东南亚等客属地区均获得广泛赞誉,苗精梅州同时也吸引越来越多的心浇新苗少年儿童踊跃报名,每届报名人数均超过400人。灌促
目前,客家山歌幼苗班分暑期班和一年制班,暑期班学员经考核后,每年筛选出40人进入一年制班,在一年制班中,将有10至15个优秀苗子能够进入梅州市少儿艺术团深造。今年山歌幼苗暑期班、一年制班培训学员共140人次,并借助重大节庆汇演等平台,为广大青少年提供充分展示才艺的机会。
第十四届山歌幼苗培训班(暑期)结业考核汇报。(市文化馆供图)
此外,为让更多热爱客家山歌的小朋友得到学习客家山歌的机会,市文化馆从2011年起在城区开拓了梅县区新城中心小学、丽群小学等教学试点,由市文化馆培训老师、提供教材、输送教学模式,广泛培养小山歌苗子。现已举办13届培训班,培训小山歌手7000余人次。培训班和幼苗班发挥强大“造血”功能,持续为客家山歌“进校园·育新苗”特色品牌提供动力源泉。
汲取营养“润新苗”
今年,市文化馆全新推出公益性全民艺术普及新品牌“客都艺术公益课堂”,内容包括音乐、摄影、文学等,自2月底开课以来,共计举办33期,受惠人次达1600余人次。市文化馆组织开展客家文化(梅州)生态保护区建设传统技艺展示暨客都艺术公益课堂暑期培训活动,开设少儿创意泥塑、少儿版画创作、少儿篆刻班、客家山歌、客家筝等课程100场,培训学员2000余人次,以上活动的成功举办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客都艺术公益课堂”《品读宋词》。(市文化馆供图)
戏曲进乡村——客家山歌剧《血色三河》现场照。(市客家山歌传承保护中心供图)
我市文旅部门通过外出演出、内部比赛、教学采风活动、观摩演出、到文化馆、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访问等方式,让“新苗”在体验中感知优秀客家文化乃至中国传统文化,从而不断激发未成年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立足实践“壮新苗”
从刚开始的害羞胆怯转变到舞台上熠熠生辉,众多“新苗”不断在多样化、高品质的平台中得到实践历练,最终用亮眼的舞台表现展示着他们一路的成长蜕变。
梅州市文化馆“客都艺术公益课堂”暑期培训成果文艺展演。(市文化馆供图)
戏曲进校园——客家山歌剧《初心》。(市客家山歌传承保护中心供图)
成绩的背后,是我市坚持“先示范、后推广、再普及”原则,推进客家山歌“进校园·育新苗”共同努力的结果。通过采取试点学校培训等方式,先后深入市艺术学校、东山中学、化育小学等12所学校开展客家山歌、客家山歌剧培训和演出。截至目前,累计共开展了230次客家山歌和山歌剧授课、示范表演,参与人数达1.41万人次。
“强国复兴有我”系列活动暨“相约周六”展演——山歌小戏《二梅看郎》。(市客家山歌传承保护中心供图)
内部“造血”、外部“输血”为客家山歌“进校园·育新苗”活动品牌增添了发展“双翼”。我市文旅部门通过剧场展演、“非遗进社区”等方式持续开展线上惠民展播和线下惠民展演,截至目前,已累计演出190余场,受惠观众累计超161.3万人次。
编辑:黄炜明
审核:张英昊
- ·郑钦文收获泥地赛季开门红
- ·两岸青年齐聚 感受客家风情!第九届台湾青年岭南行客家文化体验营在梅开营
- ·2022年度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和示范企业名单出炉!梅州3家企业入选
- ·614万元!梅州彩民喜中体彩大乐透一等奖
- ·诚实守信成就精彩人生
- ·真棒!梅州这群少先队员走上街头开展志愿服务!
- ·梅州加快推进免疫预防工作,为群众健康保驾护航!
- ·梅州2名教师获授“全国百名优秀戏曲专业专兼职教师”称号
- ·《哪吒2》票房突破150亿元!距离全球票房榜第5仅差1900万元
- ·非凡十年看梅州丨蕉岭县蕉城镇:砥砺奋进践初心 党旗飘扬风帆劲
- ·一声“我被诈骗了” ,民警紧急挽损5万元
- ·他们一袭橙衣披日月,一把扫帚扫春秋→
- ·工行雅安分行:推进金融科技创新 赋能养老金融新发展
- ·汕梅高速改扩建项目国高网段定测详勘外业验收及土建部分施工图设计技术研讨会召开
- ·全市防御台风“纳沙”、道路交通安全形势研判和集中开展醇基燃料安全专项整治工作会议召开
- ·让“梅州制造”在线上“卖全球”!我市85家企业云端参展132届广交会